![]() 8月5日上午,暴雨仍如瓢泼般倾泻。金町村幸福长者食堂的送餐车准时出发,却在驶至X125县道马宫街道办事处路口时被积水“逼停”。“深渔村有9位独居老人、特殊人士等着吃饭,其中陈奶奶80多岁了,还有罗奶奶瘫痪在床,餐食绝不能耽误!”刚从防汛一线回到深渔村的王培明接到消息后,还没有休息就抓起雨衣往村口方向跑。 站在村口,浑浊的积水已顺着地势翻滚,最深处漫过大腿根部,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王培明望着送餐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是党员,这点水算什么!”他当机立断,联系了深渔村其他几位村干部,敲定“接力方案”:自己蹚过积水路段到餐车处,将餐食接送到村口的“安全接驳点”,再以党员干部接力方式送到老人家中。 脱下雨鞋换上胶靴,王培明小心翼翼地踏着积水。水流裹挟着泥沙不断冲击着腿腹,脚下的砖石和杂物不时硌得他一个趔趄。从餐车到村口,虽来回只有2公里,但由于积水,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50分钟,他把装着热餐的保温箱紧紧抱住,像护住一团火焰——那是老人们一上午的期盼,更是党员对群众的承诺。 到达村口时,他的裤腿已湿透,紧紧贴在身上,靴子里灌满了泥水,但怀里的餐盒依旧温热。“培明,快把箱子给我!”深渔村党员林春江早已在接驳点等候,接过保温箱的瞬间,他的手触到了王培明冰凉的手臂,却分明能感受到一份滚烫的责任。他和另外两名党员许吉丹、林依婷立刻分好餐食,深一脚浅一脚往老人家中赶。 “咚咚咚——”独居的陈奶奶正望着窗外的积水发愁,熟悉的敲门声让她满是惊喜。开门瞬间,她看到林春江浑身淌着水,却把餐盒举得高高的,生怕雨水溅到餐盒上面。“这么大的水,你们还来……”陈奶奶的声音哽咽了,伸手想接过餐盒,却被林春江按住,“您别动,我给您放桌上。”放下餐食,他顺手摸了摸窗台,“雨大,我帮您把窗户再关紧点,您千万别出门,有事儿就打我的电话,手机会24小时开机。” 在柯奶奶家,党员们不仅送上热饭,还帮着把门口的积水扫向排水口;在罗奶奶家里,党员干部贴心地为她检查家中的电闸……雨幕中,一次次敲门、一声声叮嘱,成了老人们最安心的“平安信号”。 当得知最后一份热餐已经送到老人手中时,王培明会心一笑,脸上的雨水混着汗水往下流。“送到了就好。”王培明抹了把脸,胸前的党徽被雨水冲刷得格外鲜亮。他说:“老人们吃得香,比啥都强。” 这场积水中的“红色接力”,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餐一饭的守护中,让“共产党员就在身边”有了最生动注脚。暴雨期间,在城区的街头巷尾,无数像王培明这样的党员干部,正用脚步丈量着为民服务的距离,用行动温暖着风雨中的每一颗心——因为他们知道,越是特殊时刻,越要让群众感受到,党员的身影,永远在最需要的地方。 |
站务QQ:739378638 Email:739378638@qq.com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Copyright ©2022 汕尾人之家(https://www.516600.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