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中,汕尾正以政务服务创新为突破口,加速融入大湾区发展格局。市城区抢抓机遇,积极与深圳市龙华区携手,建立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合作机制,通过“一个线上互通平台”+“两种线下服务渠道”的“1+2”线上线下双轨服务,让两地企业群众办事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政务服务深度协同。 以往,群众往返深汕两地办事,重复提交材料、多次跑腿是常见的难题。随着“1+2”服务体系的构建,深汕两地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互设通办专栏,两地政务大厅开设专窗,通过“视频核验+免费寄递”模式,实现了“异地收件、属地审批、结果互认”。诸如企业注册登记、社保医保转移等高频事项,如今只需在一地提交材料,就能完成跨城办理。 市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罗琳馨:在“跨城通办”建立之前,如果一位在深圳务工的汕尾城区户籍人员想把医保关系转回来,那他可能要(在)汕尾深圳两边跑,耗时又耗力,而现在这位市民只需要在我们城区的专窗或者通过线上平台一次性提交申请的材料,后续的数据由我们政务部门通过内部协同机制来完成,省去了跨城奔波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可能一两天就能办结。 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跨城通办”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市城区企业和群众的办事堵点,更在软环境建设上向大湾区标准看齐。据了解,两地计划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动态调整通办事项清单,近期将推动不少于90项民生与营商领域高频事项实现“深汕无差别”办理,还将引入深圳“秒批”“免证办”等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市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叶志贤:一方面,它能极大地方便在外发展的汕尾城区籍人士和有意向来城区投资兴业的外地企业,他们无需为办理一些高频事项专程奔波,降低了办事成本,提升了归属感和满意度,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引进来”,吸引人才回流、资本落户,另一方面,它也为城区企业向外拓展业务,扫清了部分政务服务障碍,提升了企业跨区域经营的便利度,支持城区企业更顺畅地“走出去”。 从“两地跑”到“一地办”,从“跨城难”到“跨城通”,这场政务服务的协同创新,正成为汕尾市城区融入大湾区的“加速键”。随着更多通办事项的落地,政务服务的“软联通”将持续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大湾区的高效流动,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叶志贤:未来,我们将积极谋划落实更多举措,通过打造与大湾区无缝衔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城区整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汕尾城区抢抓大湾区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软环境支撑。 |
站务QQ:739378638 Email:739378638@qq.com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Copyright ©2022 汕尾人之家(https://www.516600.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